第93章 衣锦还乡不归家(第1/4 页)
一剑往南而去。
南下千万里。
当那破开云霄的一剑突然悬停静止,御剑女子的婀娜身形终于显现。
她眉眼冷冽,杀气腾腾。
她轻轻呼出一口气,小声呢喃道:“终于到了。”
此刻她脚下大地,已是南唐版图。
南唐是当之无愧的大国,位于南瞻部洲的最南端,偏居一隅,兵戈极少,不见硝烟唯炊烟,年年皆有“极目青青垄麦齐”之丰收景象,恍如南瞻部洲的第一等人间福地。无数儒生士子、商贾豪客纷纷南下,涌入南唐境内。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,南唐风极盛,商贸也繁荣至极,以至于形成了南唐国主与士大夫、巨贾共治天下的罕见格局。
南唐北部水网纵横,南方多丘陵山脉,皆不利于骑兵驰骋。加上南唐水师战力,冠绝南瞻部洲,所以南唐的太平盛世已经延续了整整两百年。
那名女子剑仙一路南下,或御剑凌云,或负剑匣而行,她见到了许多陌生的人和事,与她修行的山上风景,截然不同。
有赤忱佛子,在那风雨之夜,敲着木鱼,唱着佛号,一直前行。
有赴京赶考的生,在破败古寺里,为披着人皮的精魅温柔画眉。
有年轻道士,在坟茔荒冢之间前行,默念着福生无量天尊。
有嘴唇干裂渗出血丝的中年官,在河边摆下香案,沙哑诵读《祈雨》。
有古稀老人登高作赋,老泪纵横。
有一叶扁舟在千里长峡中,顺流直下,有读人在两岸猿声中,饮酒高歌。
……
以前她觉得,也许不是某人真的有多好,才让她难以释怀,只是自己见过的男子实在太少,等到了山下,就不会再想起他了。
现在她见过了千山万水,见过了三教九流,走过了雄城巨镇,走过了市井巷弄,不知为何,仍是会在发呆的时候,次次回过神后,她都要使劲摇晃脑袋。
她很讨厌这样的自己。
觉得自己应该调头转身,一剑刺死那个马屁精,一了百了。
可她又觉得都御剑南下这么远了,跑来跑去多累啊,再说了走回头路,多无趣。
这不符合本座杀伐果断的风格!
于是她径直南下,不再走走停停歇歇。
她在尚未能够记事的年幼时分,就被莲花峰那位师父从南唐皇宫带去观音座。
她曾听说,南唐的皇宫,是整个南瞻部洲最富丽堂皇的帝王之家。
她的父亲,则是南瞻部洲最富裕的君主。
只不过,她只有一个当皇帝的父亲,南唐国主却有二十余位皇子公主。
每次想到这里,她就觉得有点亏,有些小女儿心态的郁闷,她始终不愿意承认这份心思罢了。
用某人的话说,就是亏到姥姥家了嘛。
然后她来到了一座雄伟巨城的围墙边缘。
它就是南唐国都,鎏京。
世间雄城,皆会设置一座或者数座气势磅礴的阵法,用以庇护城内凡人。
有些强大王朝的首善之城,阵法恢弘,玄之又玄,竟然能够在法阵内禁绝术法,绝大部分修士一旦入城,简直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生。
南唐都城临海,不过在西南方还设有一座陪都,名酆城,习惯被老百姓称为酆都。相传远古时代此地曾是冥府入口,九洲所有幽魂,皆从此处去往阴曹地府,入鬼门关,走黄泉路,过奈河桥,喝孟婆汤……不过如今已无人当真。
也许是南唐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,日子都过得太安稳了,这里的边关武将,连戊守治理边疆都不太上心,更别谈什么开拓版图的野心了,这里的庙堂臣,人人广袖博带,名士风流,好清谈而轻事功,这里的诸子百家,相处融洽。
黄东来收剑入匣,身形急速下坠,最终落在一处外城墙的墙根。
————
她没有第一时间就去“认祖归宗”,南唐黄室也好,母亲所在的杨氏也罢,黄东来不知为何,可能是自幼就在山上清净修行的缘故,对于这两个有至亲血脉牵连的家族,从来没有太多归属感、认同感。
唯有同父同母的亲哥哥,虽然素未蒙面,但是黄东来最心生亲近。记得在她尚且年幼的时候,当时在莲花峰上得到大圣遗音的认主,莲花峰专程传信给鎏京皇宫。很多事情,她都是很后面很后面才被莲花峰长辈告知,理由多是不希望耽误她的剑道修行,为尘世俗事误了心性。
比如她那位当皇后的娘亲病逝了。
又比如她的哥哥,那位大皇子,曾经假借巡边的名义,擅自来到青峨山外,希望见她这个妹妹一面,结果被阻挡在外头,最后连莲花峰都没见着,只留下一份礼物,是个小布偶,据说是当年妹妹诞生时,他就准备好了的。后来黄东来听一位门中晚辈,聊起哥哥的时候,那女子两眼放光,说黄师叔你的哥哥啊,真是玉树临风,待人接物,温良恭俭,真是位谦谦君子,一点都不像是未来要掌握一个大王朝的权贵男人,倒像是个性情温和的世家生。
黄东来又听说,这个哥哥,也病死了。
最后在某人打算下山之前,黄东来又听说,南唐皇帝,也就是他她的父亲,因为身体孱弱,风烛残年,已经好几年不理朝政,除了每年一度的社稷大典,极少抛头露面。这意味着什么,显而易见。帝王之家的龙子龙孙,和满朝武,对此更是心知肚明。
所以黄东来觉得,如果再来一次“又听说”,那么她这辈子,其实再也没有“又听说”的机会了。
她来这里,是为了见那个男人一眼,可是又怕见到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