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四章 鄢懋卿的算盘(第1/2 页)
鄢懋卿觉得幕宾的建议还是很可行的。
只是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。
毕竟不能那么明目张胆的塞钱,需要一些铺垫。
加收赋税算是鄢懋卿点的第一把火。
这第二把火嘛鄢懋卿决定放在教领域。
自古教便是最容易出政绩的部分,相较于收取赋税,兴教非但不会得罪人,反而会赢得一个好名声。
浙江乃是教大省。
便是黄口小儿都会吟几句诗词。
至于各村自办的社学则是起到了启蒙的作用。
当然社学最多就是教教孩童认字,毕竟靠诵读三字经,百家姓是不可能考科举的。
要想考科举,必须参加专业的官办或者私办学校。
官学嘛就是县、州、府学。
私学嘛就是各处兴办的院。
鄢懋卿既可以整修官学,也可以出资兴办一处院。
经过一番权衡后鄢懋卿决定采用后者。
官学毕竟是官方性质的学校,有许多条条框框在。
鄢懋卿很难施加个人影响。
而且分寸的拿捏也很难。
稍有不慎便容易惹麻烦上身,落得个沽名钓誉的下场。
私学嘛就不一样了。不论从招生范围还是授课形式上看都没有那么多的限制。鄢懋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。
一省巡抚大兴教,办院为国举才,传出去定是一桩美谈。
既然有了想法便要着手实施。
院选址便是重中之重。
首先位置不能太偏,不然影响力不足。
其次也不能在闹市,不然容易引得学员心浮气躁,无法用心学习。
如此不偏不闹之地,却是有些难选。
西湖周边肯定是不行了,城中也不妥。
思来想去,鄢懋卿决定将院放在西溪。
西溪距离杭州城并不远,多年累及下来兴建了不少楼宇、别业、集市也算人丁兴旺。
但因为距离杭州城毕竟有一段距离,不算太过喧嚣。
只是此处乃是杭州第一望族洪氏族人聚居之地,鄢懋卿要想在此兴建院需要征得洪氏的同意。
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。
鄢懋卿虽然贵为巡抚,但毕竟是外来的和尚,如果得罪了洪氏这样的望族,政绩方面是肯定会受到影响的。
弄不好受到洪氏排斥,遭人弹劾还可能卷铺盖滚蛋。
是以鄢懋卿专程前往西溪,和洪氏洽谈此事。
一番商谈之后,鄢懋卿总算搞定了最大的难题。
洪氏原则上不反对鄢懋卿在西溪办院的做法。但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鄢懋卿只能招募洪氏族人之外的读人进院,不能牵扯到洪氏一族。
对此鄢懋卿自然拍着胸脯保证,绝不会打洪氏族人的主意。
毕竟挖别人墙角的行为是最招人骂的。
鄢懋卿讨好洪氏还来不及,怎么会平白无故的树敌?
选址选好后,接下来便要物色教习了。
为什么那些私人办的院比官学有吸引力?不就是因为教习更有名,更有学问吗?
昔日王阳明创立稷山院,吸引了无数门徒从五湖四海赶来求学,从中可见一斑。
鄢懋卿当然不认为自己能请到王阳明这样的绝世大儒,但凭借巡抚之尊请一些小有名气的教习还是不难的。
杭州乃气汇聚之地,隐居在此的读人不少,相信他只要发出告示很快就会有回应。
除了加赋税,兴教,鄢懋卿还有第三把火。
那就是修桥。
杭州水系纵横,因为西湖的缘故历朝历代都喜欢修堤修桥。